保存桌面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期刊简介
QIKANJIANJIE
期刊名称: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维普收录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 国内刊号:CN 11-5780/TB
  • 国际刊号:ISSN 1674-4969
  • 出刊周期:双月刊
  • 级别:维普收录|万方收录|知网收录|超星收录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双月刊)创刊于2009年,是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创办的跨学科、综合性的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发行。其办刊宗旨是,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致力于从多学科综合的角度,前瞻性地研究和传播关于工程科技以及工程建设的新思路、新理念和新进展,探讨工程与社会发展的复杂关系,探讨工程与创新的公共政策议题,努力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发展,进而服务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本刊面向广大工程界、科技界、理论界、政策研究部门和其他有关各界人士,旨在打造一流学术名刊,使之成为促进跨界交流的理想平台。主要栏目:“工程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工程评论”、“工程哲学”、“工程教育”、“工程社会学”、“工程史”、“学术动态”等。发表相关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笔谈、书评,并利用少量篇幅发布有关工程研……[查看详情]
投稿须知
TOUGAOXUZHI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工程研究—— 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是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创办的跨学科、综合性的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发行。本刊开设“工程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工程评论”、“工程哲学”、“工程教育”、“工程社会学”、“工程史”、“学术动态”等栏目,发表相关研究论文、笔谈、书评,并将利用少量篇幅发布有关工程研究的学术信息。欢迎学术界同仁不吝赐稿。

声明:

本刊欢迎具有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的论文,尤其欢迎从跨学科角度、从工程与社会互动的视野探讨工程科技发展与工程实践问题的高层次研究论文。

来稿一经录用,将通知作者缴纳相应的版面费。稿件刊登后,按规定支付作者稿酬,并邮寄2本当期杂志。

本刊遵循匿名审稿制度,“三审”定稿。本刊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如作者事先无特别声明,本刊对所录用稿件拥有如下著作权的使用权:修改权、复制权、汇编权、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本刊只接受专投本刊、未公开发表过的稿件,请作者在稿件文末标明“本文专投《工程研究》”字样,来稿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本刊已加入“万方数据—— 数字化期刊群”,并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华艺线上图书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收录。这些数字资源系统及其镜像系统将对外提供信息服务,本刊作者的文章使用费包含在稿酬中,随同稿酬一次性给付。作者如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投稿时声明,本刊将另行处理。

投稿要求:

1. 字数要求:学术论文6 000~12 000字;书评与笔谈3 000字以内。

2. 投稿方式:通过本刊网站的投审稿系统。

3. 格式要求:

(1) 题  目:中、英文。

(2) 关键词:3~8个,中、英文。

(3) 摘  要:中文300字左右,英文150实词左右。

(4) 作者信息:包括全部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全称、所在城市、邮政编码、出生年、性别、学历、职称、研究方向,以及至少一名作者的E-mail。

(5) 计算公式、数据、图、表:务必核对准确。

(6) 基金课题:来稿如获得研究基金或课题资助,请在论文首页左下角注明课题的名称和编号。

(7) 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根据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的要求在论文中进行标注。

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列号置于方括号中。

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需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隔开。

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外著录引文页码。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

[1] Fasbender A, Reichert R, Geulen E, et al. Anynetwork, Any Terminal, Anywhere [J]. IEEE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1999, 6(2): 2230.

[2]钱学森, 于景元, 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 自然杂志, 1990, 13(1): 310.

[3] Koen B V. Discussion of the Method: Conducting the Engineer’s Approach to Problem Solving [M].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10.

[4] Gildsmith A. 未来无线系统设计面临的挑战[C]//美国国家工程院. 工程前沿. 中国工程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编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6771.

[5]殷瑞钰, 汪应洛, 李伯聪, 等. 工程哲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60.

[6]徐匡迪. 树立工程新概念, 推动生产力的新发展[G]//杜澄, 李伯聪. 工程研究: 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48.

[7]WEC. Global Energy Scenarios to 2050 and Beyond [EB/OL]. (2002-07-20)[2009-03-15]. http://www.worldenergy.org/wecgeis/ edc/scenario. asp. 2002.

[查看详情]
相关评论(0
XIANGGUANPINGLUN